【記者 洪品恩報導】
「天穿日」是客家族群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,源於遠古神話。相傳水神與火神爭鬥,導致天幕破裂,女媧為了拯救人間,煉製五色石補天。為了感念女媧的恩澤,客家人每逢「天穿日」,男性暫停耕作,女性放下織布,以歌謠與歡樂來向天地致敬。從現代角度來看,這一天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,提醒人們適時讓大地休養生息,實踐環境永續的理念,使生態得以延續、資源得以循環。
三獻禮是傳統祭祀儀式之一,常見於祭天、祭祖等重大典禮,承載著敬天禮神、感恩祈福的深厚意涵。儀式依序進行三個階段,首先是初獻,獻上清茶,以表達虔誠敬意,象徵對天地恩澤的感念;接著是亞獻,獻上美酒,寓意誠心祈願,祝禱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;最後則是終獻,獻上牲禮,如三牲或五牲,以示最高敬意,祈求平安與豐收。在天穿日的祭天儀式中,三獻禮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,透過敬獻茶、酒與牲禮,表達對女媧補天護佑蒼生的感謝,也藉此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、社稷安康。
桃園客家天穿日舉辦於客家文化館假日廣場,歡迎民眾共襄盛舉一同前來,以體驗台灣多元族群的不同文化,實踐多元社會互相尊重、和平共處的好時光。
(客家天穿日的宣傳海報/圖片取自桃園觀光導覽網)